欢迎光临~昆明方象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400-0871-488

行业新闻

“刷脸”支付应夯实安全根基 监管和自律缺一不可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随着基于人脸识别的“刷脸技术”与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应用不断推进, “刷脸”这一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正在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日常,并成为推动多个行业秩序重构的催化剂。

从商业角度来看,支付手段的对弈从现金、信用卡、NFC再到扫码支付,技术不断迭代下,“快捷、高效”是该行业最为标志性的特点,关系着市场占有率争夺,以及商户、数据、消费者、云市场等多维度的竞争。而“刷脸”设备的普及,在缩减人工成本、提升办事效率,乃至避免接触、精准溯源等疫情防控需求层面表现优秀。

对大众而言,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到“人脸识别采集信息”的环境越来越多,“脸”已不再单纯地泛指自身样貌,而是被赋予体验高效、便利新科技的独特“通行证”。因而,在部分社会服务主体围绕人脸识别、实现相关应用广泛落地的同时,也引起一些民众对自身隐私等方面的担忧与争议。有专家认为,如何识别风险,避免欺诈、滥用等风险现象发生,进而保障数据安全、打消用户疑虑,已成人脸识别技术在审慎创新阶段不得不考量的重点课题。

人脸识别技术落地多个领域

当人脸识别技术伴随着互联网效益的扩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市场流程和传统的安防场景,在与技术、产业挂钩结合后价值新增的案例已是屡见不鲜。

消费市场层面,“刷脸支付”不需要在联网手机上进行一系列操作,也不用频繁扫描或是被商家的设备扫描付款码,仅要前几次的实名信息采集和手机认证后,就可以通过刷脸设备扫描脸部特征完成支付。

有超市工作人员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自助收银设备投入使用以来,一名收银员可以同时看管四台机器,仅在消费者需要帮助时出现即可。而且结账的平均用时更短,在节约用户时间、有效缓解高峰时段结账排队现象方面表现突出。而设备中“刷脸”这种更直接、更便捷的支付体验,因不受硬件设备的制约,在不会熟练操作智能手机的老人等特殊群体中也十分受欢迎。

不同的载体有不同的营销方式和结果。海威顾投行研员陈树平指出,相比于传统扫码支付,刷脸支付能更好整合数字化经营能力,为商家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和想象空间。作为中间环节,刷脸设备不只是交易结算时的单纯炫技,除可为用户合理安排时间、为商家运营管理控制成本、提高收银效率外,其真正价值在于更易于链接B端和C端。通过识别人脸,消费者每一次的购买数据都可以沉淀在大数据的系统中,帮助商户对其进行画像,精准洞悉不同顾客的消费需求,实现在消费者和屏幕之间实现无场景的转移交互,在助推新零售业改革创新、促进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等方面作用明显。

从移动支付方式的演变观之,科技创新过程也是持续脱媒的过程。随着5G、AI等新技术的不断深入与应用,人脸识别作为技术进步的产物,势必会将更多的场景划入未来的发展趋势中。

2020年,在各个地方探索政务服务的新模式中,群众“刷脸”办理相关业务成为高频词。通过前端摄像头采集办事群众的人脸信息,与可信身份认证数据对接确认后,便可调取相关的常用电子证照,摆脱了对传统凭证的依赖。实现群众“秒刷脸”、数据“秒提取”的无证办事,进而打通不同部门的信息壁垒 ,极大提高了政务处理效率。

此外,当地铁闸机、公交车以及自助寄存柜等公共设施与人脸识别技术产生融合后,也能发挥出提高社会效率的特别作用。相较常规手机扫码时的网络不稳定、容易丢失的传统媒介,结合人脸识别、资金支付功能的公共交通与设施,可极大提升通行效率和使用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菌交叉传播的几率。

便利高效的同时有隐忧

人脸识别技术经历20多年的发展沉淀,从最初的2D识别演化为现在的3D识别,凭借在零售、餐饮、医疗、交通、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成为目前主流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

然而,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快速扩张的“强风之下”,“刷脸”也时常被商家“强制性”捆绑,陷入为推广而推广的怪圈。无论是戴着头盔看房的看似荒诞行为,其实是为躲避售楼处的人脸识别设备,避免因被识别判断身份而给出不同购房优惠的无奈之举;还是小区或写字楼的门禁系统强制刷脸识别才能打开,在未提前征求意见的情况下,引发种种争议;亦或是与必须刷脸才能进入的动物园对簿公堂,都无不表现出公众对隐私信息泄露的隐忧。

从事网络安全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李儒海表示,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如脸、指纹和虹膜等,都可以指代个人身份,甚至是涵盖多种信息的活体数据库。也正因生物特征具有天然的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一旦被滥用或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其中,人脸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稍有不同,该技术以非接触方式识别,采集非常便利。李儒海认为,这既是其最大的优势,也是较大的风险隐患所在。当脸部信息被录入计算机时,从信息采集、分析、计算到保存,各阶段均不同程度存在信息泄露和被重构的风险。且这些信息通常会与个人手机号、社交媒体账号甚至身份证号、消费行为、金融信息互联互通,确实更需要用户群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谨慎对待。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显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访者都使用过人脸识别,具体用途当中“刷脸支付”最为普及;不过有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还有三成受访者表示,已经因为人脸信息泄露、滥用而遭受到隐私或财产损失。

而针对“刷脸支付”,同样有调查显示,和二维码支付的普及过程截然不同的是,对刷脸支付的接受度,三四线城市要高于一二线城市的用户;中老年人的使用频率高于年轻人。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互联网更熟悉的一二线城市的年轻用户对面容识别技术安全性的担忧。

“一开始很少有顾客愿意尝试刷脸支付,但因为有立减优惠活动,所以使用率一度高了一些。”记者走访多家便利店发现,用户不想使用刷脸支付,多数还是因为心存顾虑。“我看没有必要刷脸,扫码付钱稍慢一点却给人感觉更安全,又不是特别急。”一位正在扫码支付的年轻消费者向记者道出了其不愿“刷脸”却习惯扫码的原因。

更有不少受访者表示,对于部分公共场所的人脸识别设备,是否由官方授权、人脸和个人信息会否被违规采集、这些敏感的数据又将被如何保存和使用、自己对是否“被刷脸”有没有足够的知情权,都是未知。种种不确定因素叠加,使得不少人除了在涉及公共利益和应履行法律职责方面积极配合“刷脸”外,都敬而远之。

事实上,上述受访者的顾虑并非杞人忧天。据国家网信办、工信部等四部门成立的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组披露,他们曾针对2300余款App开展深度评估、问题核查,对用户规模大、问题突出的260款App采取了公开曝光、约谈、下架等处罚措施。其中,超范围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后台权限滥用行为,便是涉及的典型问题。

作为智能时代的重要入口,打造以“生物特征识别”为起点的数字化社会是未来趋势,“人脸识别”行业也有望步入发展快车道。陈树平认为,即使部分领域引入“人脸识别”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运行效率,但也需对应用场景的必要性予以专业论证。在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基础上稳妥推进,充分保障被采集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保护隐私需多方合力

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刻不容缓,厘清生物特征采集和使用的“边界”、解决技术发展带来的痛点,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发力。

实际上,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层面的立法正加速完善,并逐渐引导行业建立统一标准。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将自然人生物识别信息列为个人信息,并在“人格权编”中明确提出,人脸信息采集在遵循“最少够用”原则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征求被采集人意见。

另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显著的提示标志。且拟对侵害个人信息权益行为给予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等处罚。

陈树平分析认为,“人脸识别技术”若要真正取得民众信任,推动相关应用取得健康的长足发展,监管部门还须针对更广泛的商业、民用领域出台详尽的安全技术标准、检测认证标准、业务规则及权益保护机制,严格审批业务报送制度;并将数据传输、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较大风险的业务纳入日常监测范畴。采集平台方面,则应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攻关力度,切实查找并弥补现行平台运行中的技术漏洞,努力提高相关技术的安全性;主动建立起健全风险赔付资金、保险计划、应急处置等风险补偿机制,从多维度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筑起保护用户隐私的“堤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694705058@qq.com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