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昆明方象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400-0871-488

行业新闻

条码支付告别“危险驾驶”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聂国春

条码支付终于要和过去的“无证驾驶”挥手告别了。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配套印发相关技术规范,从额度、风险防范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管理,新规自4月1日起开始实施。
 
华夏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窦云红对记者表示,新规对已是遍地开花但良莠不齐的二维码支付市场进行了正确的引导,既让普通消费者可放心扫码、明白消费,也让“烧钱”“补贴”等不正当竞争频发的条码支付市场回归到规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
 
扫码支付曾一路裸奔
 
买菜,扫码;交学费,扫码;吃饭结账,扫码……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扫二维码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线下购物的主要消费习惯。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已经有4000多万小商家靠二维码贴纸实现了收银环节的数字化。不管是在餐厅买单、商店购物,还是在街边摊贩处买红薯,都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
 
然而,尽管二维码支付场景早已延伸至日常生活的多个角落,但由于相关技术标准一直未出台,在条码生成机制和传输过程中存在风险隐患,使得监管部门对二维码支付安全性的担忧一直存在。
 
在窦云红看来,条码支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资金容易被盗。条码不仅可存储支付要素,也可携带非法链接或程序代码,不法分子可将木马病毒、钓鱼网站链接制成条码,诱导客户扫描,窃取支付敏感信息,从而盗取客户资金;也可通过截屏、偷拍等手段盗取条码支付产生的支付凭证,在支付凭证有效期内盗用资金;条码支付对设备要求低,普通的手机摄像头、超市简易的收银机扫描枪等不具备加密、防拆机等安全功能的设备均可识别条码,易被不法分子非法改装使用,最终导致客户资金损失。二是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部分市场机构(特别是某宝、某信、还有部分聚合支付等)在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时,在定价和市场推广策略中采取倾销、交叉补贴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滥用本机构及关联企业的市场优势地位,排除、限制支付服务竞争,导致支付行业无序发展和不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另外,这些机构在商户拓展过程中未履行“了解你的客户”义务,通过“一证下机”等方式违规发展商户,加剧了套现、二清、外包管理不到位等收单乱象,对市场可持续发展造成较大的危害。
 
由于未建立有效的安全措施、统一的业务规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央行于2014年3月采取了暂停线下条码支付业务的监管措施。
 
“放、管、促”三管齐下
 
不过,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二维码支付机构通过改造扫码流程(如从用户扫商家改为商家扫用户)等方式,继续抢占二维码支付市场。而在互联网巨头的大额补贴之下,二维码支付也逐渐为大众所知晓。
 
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指出,随着近年来支付标记化等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广泛应用,客观上提高了条码支付的安全标准。在此前提下,央行适时推出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放、管、促”三管齐下,条码支付才能迎来规范发展。
 
记者采访了解到,新规立足于上述风险问题,围绕强调业务资质要求、重申清算管理要求、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规范条码生成和受理,以及加强商户管理和风险管理五个方面来展开。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鹞打比方称,《规范》是条码支付的“驾驶证”,央行发布《规范》,条码支付从此告别“无证驾驶”与“危险驾驶”。
 
分级限额防范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将条码支付分为付款扫码和收款扫码。“付款扫码”是指付款人通过手机、Pad等移动终端识读收款人展示的条码完成支付的行为,是用户主动扫码付款,俗称“主扫”;“收款扫码”是指收款人通过识读付款人移动终端展示的条码完成收款的行为,是用户被动扫码支付,俗称“被扫”。
 
具体而言,《规范》将二维码的风险防范能力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级,风险防范等级越高,单日支付限额就越高。其中,静态条码由于易被篡改和携带木马或病毒,支付风险最高,风险防范等级最低,为D级,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500元。
 
这个限额会否影响消费者的支付体验?对此,赵鹞指出,市场统计表明,条码支付业务量的95%是单笔500元以下的小额交易,2017年上半年笔均百元左右。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洪波也表示,总体来看各项单日累计交易额度能够有效满足绝大部分客户使用条码支付进行付款的需求,基本不影响消费者使用的便利性体验,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条码支付的安全水平。
 
条码支付上演“三国杀”
 
易观智库的报告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上,支付宝占据53.70%的市场份额,腾讯财付通(微信支付)占39.12%,两者相加已经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
 
银联也在积极发力。2017年“双12”前夕,银联推出银联版二维码标准、涵盖二维码支付功能的“云闪付”APP,并推出海量优惠活动。
 
“支付本就是微利业务,中小支付机构无力补贴市场,站在监管机构角度,部分机构采取烧钱、补贴等方式拓展市场会加速行业分化,不利于整个支付生态体系的稳定与健康发展。”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说。
 
不过,在业内专家看来,虽然新规限制不正当竞争给中小支付机构带来了利好,但移动支付领域上演的“三国杀”已经圈定了大部分的应用场景,如果未来中小支付机构不能采取补贴手段,想再打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局面将会很困难。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