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昆明方象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400-0871-488

行业新闻

“北京一卡通电子卡”普及仍在路上

来源:市场信息报

从今年8月15日起,北京地铁启用了刷手机乘地铁的功能,用户只要开通“北京一卡通电子卡”(以下简称“电子卡”),就可以用一部手机在北京地铁的全部线路中畅行。

“电子卡”的使用较实体卡而言具有三大优势:(1)可以在线开卡,不必去指定网点,随时随地能在线办理;(2)携带方便,不用实体卡,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出行;(3)充值便捷,不需到充值点排队办理,移动充值即时到账。

那么,三个多月过去了,具有这三大优势的“电子卡”的普及状况如何呢?

为此,市场信息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地铁的部分车站。地铁房山线良乡南关站的一名地铁安全员告诉记者:“手机刷卡这边用的很少,大部分还是用普通卡。”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的一名地铁安全员也表示:“这边只偶尔有用手机刷的,要普及(手机刷卡)的话还需要时日!”

为什么这么便捷的“电子卡”没有得到快速的普及呢?其主要原因如下:

“电子卡”的应用范围有限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电子卡”在公共交通方面的应用范围仅限于本市全部地铁线路和部分公交线路,而这些公交线路仅包括昌2路、顺11路、顺11路支1、顺20路、顺20路支1、空港1路、空港6路和空港10路等屈指可数的几条市郊线路,其他的市内公交线路都没有包括在内。“手机刷卡确实方便,不过我上班得先坐地铁再倒公交,我坐的公交目前刷不了手机,要是先用手机刷地铁,再用(普通)卡刷公交,实在是太麻烦了,还不如一路刷(普通)卡了。”家住天通苑的姜女士告诉记者。所以,要想普及“电子卡”,先得扩展“电子卡”在公共交通方面的应用范围。

“电子卡”的适用机型有限

在地铁14号线将台路站候车的一位乘客告诉记者:“现在我和老伴的手机都刷不了,因为机型没有这个功能,只有儿子新买的手机才能刷。”

据“北京一卡通”官方2017年8月公布的信息显示,仅有200余款具有NFC功能的机型支持“电子卡”的使用,这些机型包括:

———小米3以及之后的机型,包括小米6、小米5、小米5s/5sPlus、小米note2、小米MIX;

———华为Mate9系列、华为P10系列、华为MateS,以及荣耀9、荣耀V9、荣耀V8全网通、荣耀8(青春版);

———旗舰手机三星S8/S8+等GalaxyS系列和Note5,以及C5Pro、C7Pro和C9Pro等CPro系列;

———魅族Pro5、魅族Pro6Plus;

———努比亚Z9/max、努比亚Z11mi-niS、努比亚Z17/Z17mini;

———一加3(一加5有专门适配软件,但暂不支持)等。

而苹果由于在中国地区还未向公共交通领域开放NFC功能,iPhone用户暂时还无法开通使用“电子卡”。

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关村出售的15000款机型中,能刷卡的200余款机型只占全部上市手机的1/75,所以,普及“电子卡”,还有待适用机型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电子卡”的信息安全保障有限

由于“电子卡”是和银行卡或电子账户绑定的,所以存在被盗号和泄密的风险。“现在有好多用高科技手段窃取个人信息的,这手机一卡通是和支付宝或微信账户相关联的,万一信息被盗,损失的可不只是一卡通账户里充值的这点钱了!”正要刷卡乘车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据了解,像张先生这样担心一卡通泄露个人信息的用户还不在少数,所以,普及“电子卡”还有待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电子卡”的客户群有限

目前,使用“电子卡”是青年人的消费习惯,一些中老年人尚未适应这种新的消费方式。对他们来说,手机刷卡不仅有操作上的障碍,也有心理上的顾虑。一位在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等地铁的已经退休的孙先生表示:“我不知道哪个软件能支持刷手机(进站),也没个明白人教我,我看现在用普通卡挺方便的,要是改用手机刷卡没准儿更麻烦呢!”家住房山区年近七旬的刘先生也表示:“要用这个(手机刷卡)得先下个软件,怎么下啊?还有,这要是一下子摁错了哪个键,把账户上的钱都刷没了可怎么办?!”所以,普及“电子卡”还有待进一步宣传介绍,以使更多的群体养成用“电子卡”的习惯。

北京市“电子卡”的普及尚早

对于“‘电子卡’何时可以普及”这一问题,集邦拓墣产业研究院的分析师林雅惠向媒体表示:“NFC技术、验证、标准的逐步到位,外部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者的习惯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不论如何,“电子卡”代表了未来的一种先进付费方式。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卡”的应用范围将逐渐扩大,适用机型将逐渐增加,信息安全保障将更加完善,客户群将日益扩展,“电子卡”的普及指日可待。

指南针:

“电子卡”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新生事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它呢?萧伯纳曾指出:“一个尝试错误的人生比无所事事的人生更荣耀,并且有意义。”著名主持人杨澜也曾说过:“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在保守中成功!”所以,对于新生事物,只要它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向,我们就要勇于尝试,敢于接受。那么,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面对“电子卡”这一新生事物,敢于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你准备好了吗?(本报记者冯秀斌)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